凝血时间_Ning Xue Shi Jian Shi Guan Fa

名词百科作者:医百科日期:2020-07-22点击:139
概述

出血时间(bleeding time,BT)和凝血时间(clotting time,CT)测定,是一对试验。出血时间是指在一定条件下,人为刺破皮肤毛细血管后,从血液自然流出到自然停止所需的时间。而凝血时间是指血液离开血管,在体外发生凝固的时间。原理是离体静脉血与普通玻璃试管接触后,因子Ⅻ和内源凝血系统被激活,最后生成纤维蛋白而血液凝固。

出血时间用于评价皮肤毛细血管的止血能力,主要用于检查血小板疾病、血管与血小板之间功能的缺陷、某些凝血因子的缺陷;凝血时间用于测定血液的凝固能力,主要是测定内源性凝血途径中各种凝血因子是否缺乏,功能是否正常,或者是否有抗凝物质增多。

根据标本来源,凝血时间测定有:静脉采血法目前有3种检测法:活化凝血时间(ACT)法、硅管法和普通试管法。


临床意义

1.凝血时间延长

见于内源性凝血因子缺乏的初筛试验、严重的因子Ⅱ、Ⅴ、Ⅹ缺乏、肝脏病变、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纤维蛋白原缺乏、血液中存在抗凝物质等。

2.凝血时间缩短

见于高凝状态(如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高凝血期,促凝物质进入血流以及凝血因子活性增高等)及血栓性疾病(如心肌梗死、不稳定型心绞痛、脑血管病变、糖尿病伴血管病变、肺梗死、深静脉血栓形成、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和肾病综合征以及严重的灼伤等)。


正常值参考范围

5~12分钟(玻璃试管法,第3管时间)


下一条       上一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