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短暂性精神障碍_Ji Xi Duan Zan Xing Jing Shen Zhang Ai

名词百科作者:医百科日期:2020-07-22点击:115
概述

凡是出现精神异常的症状或体征都可以称为精神障碍。

根据病因可分为非器质性精神障碍、器质性精神障碍。

根据发病程度可分为重性精神障碍、非重性精神障碍。

精神分裂症、双相情感障碍、持久性妄想性障碍、分裂情感性精神障碍、癫痫所致精神障碍、精神发育迟滞伴发精神障碍才属于重性精神障碍。

如果是突然受到精神刺激,出现短时间精神异常、短时间恢复到正常精神状况都可称为急性短暂性精神障碍。


病因

由外部刺激所致急性短暂性精神障碍是最常见于心因性精神障碍,发病因素与个体的社会因素、心理因素、身体因素、道德因素密切相关。

1.社会因素

随着现代科技的迅速发展,都市人口密集,各种噪声、空气和水源的污染,生活节奏的加快,交通拥挤,竞争激烈,住房困难,待业,下岗,自然灾害,人际关系矛盾增多,所有这一切均易令人焦虑、紧张,成为精神障碍的重要根源。

2.心理因素

心理因素与精神障碍密切相关,有的外国学者认为正常和异常行为都是意识与无意识欲望驱动或本能矛盾冲突的结果。心理障碍或者心理疾患主要是由于本我欲望要求和超我控制间潜意识矛盾冲突而产生焦虑和情绪防御反应的结果。这种矛盾冲突是从婴儿期就开始的,根据于生物本能欲望要求对社会约束的强烈反抗斗争。为了减缓本我与超我间的矛盾冲突所带来的焦虑,自我发展了各种防范焦虑的手段即心理防御机制。那些能设法通过发展有效的应对策略(或防御机制)来把内心心理冲突减少到最小限度的是心理健康的人。而有意无意地过度运用单个或集中防御机制,以致主宰了个体的人格以其发展或损害了他的有效功能,则会导致某种心理异常或精神障碍。

3.道德因素

张口骂人,动手打人,夸张的表演等等也涉及人格问题。


临床表现

受到外界突然刺激每一个正常人或多或少都可能出现急性短暂性精神障碍症状,如抑郁、焦虑、血压增高、心率加快、面红耳赤或恐惧、面色苍白、出凉汗、四肢无力等,甚至出现敌对,但大多数人可以在短时间内平缓自己的心态,也有少数人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甚至暴力伤人害己,比如交通事故。

(1)反社会人格障碍  是指违反社会法规的一些品行障碍或心智障碍,具有高度的攻击性和无惭愧感。

(2)偏执型人格障碍  这类人变现固执,敏感多疑,过分警觉,心胸狭窄,好嫉妒,自我评价过高,体验到自己过分重要,倾向推诿客观,拒绝接受批评,对挫折和失败过分敏感,受到质疑时易出现争论、诡辩、甚至冲动、攻击、好斗。

(3)分裂样人格障碍  这种人不爱交往,情绪缺乏和冷漠,不仅自己不能体验欢乐对人亦缺乏温暖,爱好不多;过分敏感而且害羞、胆怯、怪癖,对表扬和批评均反应不良;未丧失认知现实的能力,但常表现孤立行为,趋向内省性隐蔽;活动能力差,缺乏进取型。对人际关系采取不介入的态度;缺乏兴趣;缺乏亲密的知心朋友。

(4)强迫型人格障碍  这类人的特征为懒惰、犹豫不决,好怀疑和按部就班。他们以高标准要求自己,希望能做的事完美无瑕,事后反复检验,苛求细节。为此他们表现焦虑、紧张和苦恼。他们的道德感过强,过于自我克制,过分自我关注和责任感过强,平时拘谨,小心翼翼,对自身安全过分谨慎,思想得不到松弛;事先计划好所有动作,而且考虑过于详细;过分迂腐,刻板与固执;这类人虽然可以得到一个稳定的婚姻并在工作上取得成就,仍然甚少挚友。

(5)表演型人格障碍  这类人以人格不成熟和情绪不稳定为特征,他们常以自我表演,过分的做作和夸张的行为引人注意;暗示性和依赖性特别强,自我放任,不为他人考虑,表现高度自我中心;极端情绪性,情感变化多端,易激动;对人情感肤浅,这使人们难以与周围保持长久的社会关系;长久渴望得到理解和评价,感到容易受伤害;幻想性,往往把想象当成现实;不停地追求刺激,不能忍受寂寞,希望生活似演戏一样热闹和不平静;外表行为显示不恰当的挑逗性,打扮得花枝招展卖弄风骚,甚至调情,诱惑人。

(6)冲动型人格障碍  这类人主要特征为情绪不稳定及缺乏冲动控制能力。暴力或威胁性行为的暴发很常见,在其他人加以批评时尤为如此。这种人常因微小的刺激而突然暴发非常强烈的愤怒和冲动,自己完全不能克制,其时可出现暴烈的攻击行为,这种突然出现的情绪和行为变化和平时是不一样的。他们在不发作时是正常的,对发作时的所作所为感到懊悔,但不能防止再发生。这种冲动发作也常因少量饮酒而引起。


检查

脑电图、肝功能、精神科相关检查。


诊断

1.片段妄想或多种妄想;

2.片段幻觉或多种幻觉;

3.言语紊乱;

4.行为紧张或紧张患者症

5.严重者日常生活、社会功能严重完美受损或给别人造成危险或不良后果。

症状至少已数小时至1个月。排除器质性精神障碍、精神活性物质和非成瘾物质所致精神障碍、分裂症,或情感性精神障碍。


预防与治疗

1.快脱离刺激源;

2.可以做深呼吸、活动腰腿四肢有助于调整心理状态;

3.可以少量服用镇静药物舒缓紧张、焦虑、惊恐状态。


下一条       上一条